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虫情测报系统在大田作物种植中的应用场景

虫情测报系统在大田作物种植中的应用场景
更新时间:2025-09-25      阅读:92

  【JD-CQ4】【竞道科技,十年虫情监测设备厂家,欢迎询价!】

  虫情测报系统在大田作物种植中的应用场景

  大田作物种植面积广、虫害种类多且传播速度快,传统人工测报难以覆盖全域、及时响应,而虫情测报系统凭借自动化监测、远程数据传输等优势,已成为大田作物虫害防控的重要支撑,在小麦、玉米、水稻等主流作物种植中形成多场景应用。

虫情测报系统

  在小麦种植中,虫情测报系统主要用于蚜虫、粘虫、小麦吸浆虫等重点虫害的全周期监测。春季小麦返青期,系统通过频振式诱虫灯吸引趋光性的粘虫成虫,实时拍摄并统计成虫数量,当数量达到预设阈值时,自动向种植户推送预警信息,提醒提前部署防控措施;小麦灌浆期则针对蚜虫,系统搭配的虫情采集装置可定期捕捉蚜虫样本,通过图像识别区分有翅蚜与无翅蚜比例,结合田间温湿度数据,分析蚜虫扩散趋势,为精准施药提供依据。对于小麦吸浆虫这类隐蔽性虫害,系统通过埋置式诱捕器收集幼虫,配合定时拍摄功能,记录幼虫出土进度,帮助种植户掌握最佳防治窗口期,避免虫害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。

  玉米种植场景中,虫情测报系统聚焦玉米螟、棉铃虫、蚜虫等虫害的动态监测。玉米拔节期,系统在田间按每 50 亩 1 台的密度布设,通过性信息素诱捕玉米螟雄蛾,统计每日诱捕量并生成变化曲线,种植户可通过云端平台查看曲线峰值,判断玉米螟产卵高峰期,进而确定幼虫防治时间;夏玉米生长后期,棉铃虫易爆发,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捕捉棉铃虫成虫图像,利用 AI 识别技术区分成虫性别与龄期,结合气象数据预测卵孵化时间,为无人机精准施药提供时间与区域指引。此外,针对玉米蚜虫的大面积扩散问题,系统可联动多站点数据,绘制蚜虫扩散热力图,帮助种植户划分重点防控区域,避免盲目全田施药,减少农药用量。

  水稻种植中,虫情测报系统的应用集中在二化螟、三化螟、稻飞虱等虫害的监测与预警。水稻分蘖期,系统通过诱虫灯诱捕二化螟成虫,记录成虫出现的始盛期、高峰期,结合水稻生长阶段,预测幼虫钻蛀稻秆的时间,指导种植户在幼虫孵化后、钻秆前喷施药剂;稻飞虱具有迁飞性,系统在稻田周边布设的监测站可实时捕捉迁飞成虫,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迁入量,当迁入量骤增时,及时预警并建议种植户加强田间巡查,提前做好防虫网布设或药剂准备。同时,系统还可记录水稻不同生育期的虫害发生数据,形成年度虫害数据库,为下一年度的虫害预测与防控方案制定提供参考。

  此外,在大面积连片的大田作物种植基地,虫情测报系统还可与农业物联网平台联动,将虫害数据与土壤墒情、气象数据整合分析,例如结合降雨量预测虫害传播速度,结合温度变化判断虫害发育周期,为种植户提供 “监测 - 预警 - 防控" 一体化解决方案。同时,系统积累的历史数据还可用于区域虫害规律研究,为农业部门制定大田作物虫害联防联控政策提供数据支撑,助力提升全域大田作物虫害防控效率。
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