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JD-WK1】【竞道科技尾矿库监测系统方案定制,与您共同守护矿区安全!更多方案,欢迎咨询!】
尾矿库安全风险不分昼夜,暴雨、地震等突发情况常发生在非工作时段,24 小时不间断监测是防范事故的关键。传统人工巡检受时间、人力限制,难以实现全天候覆盖,而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通过 “硬件冗余 + 智能传输 + 应急保障" 的全链路设计,能稳定实现 24 小时无间断监测,成为当前的解决方案。
在线监测系统从硬件层面构建 “三重保障",确保设备持续运行。前端监测设备采用工业级元器件,核心传感器如 GNSS 位移监测站、渗压计等,设计寿命达 5-8 年,且具备自动故障诊断功能 —— 当某一传感器出现数据异常时,系统会自动切换至备用传感器,避免监测中断。供电系统采用 “太阳能板 + 锂电池 + 市电互补" 模式:白天太阳能板充电,满足设备运行需求的同时为锂电池储能;夜间或阴雨天自动切换至锂电池供电,续航可达 72 小时以上;若锂电池电量不足,系统还能接入市电兜底,解决偏远库区供电难题。某山区尾矿库曾遭遇连续 10 天阴雨,系统依靠锂电池与市电互补,全程未中断数据采集。

智能传输技术是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的核心纽带。系统采用 “4G/5G 为主、北斗短报文为辅" 的双通信链路:正常情况下,传感器数据通过 4G/5G 网络实时传输至云端平台,传输速率达 1Mbps,确保数据无延迟;若遇到天气导致基站信号中断,系统自动切换至北斗短报文模式,即使无网络覆盖,也能每 15 分钟发送一次关键数据(如坝体位移、水位),保障核心监测不缺位。同时,数据传输采用断点续传技术,当通信恢复后,系统会自动补传中断期间的历史数据,避免数据丢失。内蒙古某草原尾矿库曾因暴雪中断网络 36 小时,依靠北斗短报文功能,管理人员仍能实时掌握库区水位变化,未出现监测盲区。
云端平台的 “智能运维 + 多端预警" 机制,让 24 小时监测形成闭环。平台具备 7×24 小时自动巡检功能,每 5 分钟检查一次设备在线状态、数据传输情况,若发现传感器离线、数据异常,立即通过短信、APP 向运维人员推送告警信息,同时启动设备自检程序,尝试远程修复故障(如重启传感器、重置通信模块)。对于无法远程解决的问题,系统会自动调度最近的售后维修人员,结合电子地图规划优路线,确保快速到场处置。此外,平台支持多端同步查看,管理人员通过手机 APP 可随时调取实时数据、历史曲线,即使夜间也能在被窝里接收预警信息,无需值守监控室。
在环境适应性上,系统硬件经过严苛测试,能应对尾矿库复杂工况:传感器防护等级达 IP68,可在 - 40℃~60℃温度区间稳定工作,抗腐蚀涂层能抵御尾矿浆液中的化学物质侵蚀;设备支架采用热镀锌钢材,抗风等级达 12 级,能承受暴雨、冰雹等恶劣天气冲击。某沿海地区尾矿库遭遇台风袭击,风速达 14 级,系统监测设备仅外壳轻微受损,核心功能未受影响,持续传输数据。
实际应用案例证明,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方案能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。山东某金矿尾矿库启用该系统后,全年 365 天无间断运行,累计捕捉到 3 次夜间小规模渗漏风险,均通过及时预警避免事故扩大;云南某有色金属尾矿库依靠系统的北斗短报文备份通信,在地震导致网络中断时,仍持续向应急指挥中心传输坝体位移数据,为抢险决策提供关键支撑。
相较于传统监测方式,在线监测系统不仅突破了时间、空间限制,更通过智能化技术降低了人工成本,实现 “无人值守、有人看护" 的高效管理模式。对于追求安全合规、降低风险的矿山企业来说,这套方案不仅可行,更是实现尾矿库长效安全监测的必然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