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JD-FB02】【竞道科技防爆气象站,一体式,高精度,高防护,更适合高危环境使用的防爆气象监测设备,CT6高防爆等级,使用更安全,更放心!了解更多气象参数与优惠,欢迎垂询问价!!!】。
新手必看:防爆气象监测设备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
防爆气象监测设备作为高危场景的专业监测工具,新手在使用过程中易因操作不熟悉、维护不当等出现各类问题,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影响监测精度或引发安全隐患。以下梳理 6 类新手高频遇到的问题,结合设备特性给出清晰的原因分析与分步解决办法,帮助快速排查故障,确保设备稳定运行。
一、问题 1:设备通电后无反应,屏幕不亮、无数据输出
现象
接通电源(如太阳能、本安直流)后,设备屏幕无显示,数据采集模块无指示灯闪烁,中控系统也接收不到数据。
常见原因
供电线路接触不良:防爆接线盒内电缆接头松动、密封胶泥堵塞接线端子,或太阳能电池板与锂电池连接线脱落;
电源故障:锂电池亏电(长期无光照导致)、本安电源箱输出电压异常(低于 12V DC),或市电供电的防爆配电箱跳闸;
设备防爆外壳内电路松动:运输或安装时震动导致内部电路板接线脱落(新手易忽略外壳内电路检查)。
解决办法
检查供电线路:先断开电源(高危场景需先确认周边无危险介质),打开防爆接线盒,用螺丝刀轻轻拧紧电缆接头,清理接线端子处多余密封胶泥(确保不堵塞接线);太阳能供电设备需检查电池板与锂电池的连接线是否插紧,接口处有无氧化(可用砂纸轻轻打磨接口);
排查电源:用万用表检测本安电源箱输出电压,需在 12-24V DC 范围内,若电压过低,联系电工检修电源箱;锂电池亏电时,需为太阳能设备补充光照(放置在阳光下 4-6 小时),或用防爆充电器(需符合设备防爆等级)直接充电;市电供电设备检查防爆配电箱内漏电保护器是否跳闸,复位后重新通电;
检查外壳内电路:仅在安全区域(如车间控制室)操作,断开电源后打开设备防爆外壳(需按防爆要求拆卸,避免损坏防爆面),检查电路板接线端子是否松动,用螺丝刀轻轻拧紧,确认无脱落后方可重新合上外壳通电。
注意:拆卸防爆外壳后需重新检查防爆面,涂抹防爆油脂,确保防爆性能不失效。
二、问题 2:数据采集异常,部分参数显示 “0” 或数值波动过大
现象
风速、温度等参数长期显示 “0”(如风速始终为 0m/s),或数值频繁跳变(如温度在 20℃-40℃间无序波动),与实际环境不符。
常见原因
传感器故障:风速传感器叶片被粉尘、油污卡住(煤矿、石油场景高频问题),温湿度传感器探头被腐蚀或遮挡;
数据传输干扰:设备靠近强电磁源(如化工厂电机、煤矿井下高压设备),导致无线传输(4G/LoRa)信号紊乱;
设备校准过期:新手易忽略定期校准,传感器长期使用后精度漂移,如风速传感器因叶片磨损导致数据偏低。
解决办法
清洁与检查传感器:断电后用软毛刷清理风速传感器叶片(避免用力拉扯导致变形),若叶片卡住,滴 1-2 滴防爆专用润滑油(不可用普通机油);温湿度传感器探头用酒精棉片轻轻擦拭,移除遮挡物(如安装时误被支架挡住);若清洁后仍无数据,更换同型号防爆传感器(新手需注意传感器防爆等级与设备匹配,如 Ex d IIC 级设备不可用 IIB 级传感器);
规避传输干扰:将设备安装位置调整至远离强电磁源(水平距离不小于 5 米),或为无线传输模块加装防爆屏蔽罩;若为有线传输,检查电缆是否与高压线路并行铺设,重新布线时确保两者间距不小于 1.5 米;
重新校准设备:联系具备资质的机构(如国家防爆电气检测中心)对设备进行校准,校准周期通常为 1 年;若紧急使用,可临时与同区域标准气象站数据对比,手动修正误差(如风速显示始终低 0.5m/s,可在中控系统设置补偿值)。
三、问题 3:本地声光报警不触发,或误报警频繁
现象
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设阈值(如风速>5 级)时,设备无声光报警;或无异常时频繁触发报警(如温度正常却反复提示高温)。
常见原因
报警阈值设置错误:新手在中控系统设置时,误将阈值设反(如风速报警阈值设为 “<5 级”),或单位选错(如温度设为 “ Fahrenheit” 而非 “ Celsius”);
报警模块故障:声光报警器喇叭损坏、指示灯烧毁,或防爆接线盒内报警线路接触不良;
数据波动导致误报:设备安装在气流不稳定区域(如储罐区拐角),风速短期波动超过阈值,引发误报警。
解决办法
核对报警阈值:进入中控系统 “参数设置” 界面,按场景安全要求重新设定阈值(如石油装卸站台风速报警设为 “>5 级”),确认单位为本地常用单位(如摄氏度),设置后模拟测试(如手动将风速数值调至阈值以上),观察报警是否触发;
检修报警模块:断电后打开设备防爆外壳,检查声光报警器连接线是否松动,用万用表检测报警器供电电压(需与设备输出电压匹配,如 12V);若喇叭无声音、指示灯不亮,更换同型号防爆声光报警器(新手需注意报警器防爆等级,如煤矿场景需用 Ex d I Ma 级);
减少误报干扰:调整设备安装位置至气流平稳区域,或在中控系统设置 “报警延迟”(如风速超过阈值后延迟 30 秒再报警),避免短期波动引发误报;若场景本身气流复杂(如井下巷道风口),可增加 “平均值报警” 功能(取 5 分钟平均值判断是否超阈值)。
四、问题 4:防爆接线盒内出现水汽、油污堆积
现象
打开防爆接线盒检查时,发现内部有凝结水珠、油污附着在电缆接头处,长期可能导致电路短路。
常见原因
密封胶泥使用不当:新手填充时未填满缝隙,或胶泥老化开裂,导致外部潮湿空气、油气进入;
设备安装在高湿、高油污区域:如南方雨季的石油储罐区,空气中水汽含量高,或靠近油品装卸点,油气易渗入;
接线盒防爆面损坏:安装时用力过猛导致防爆面变形,密封性能下降。
解决办法
重新密封接线盒:断电后清理接线盒内水汽、油污(用干燥抹布擦拭,不可用水冲洗),更换新的防爆密封胶泥,填充时确保胶泥填满接线端子与电缆间隙,表面平整无裂缝;胶泥选择需符合设备防爆等级(如 Ex d IIC 级设备用对应级胶泥),不可用普通密封胶替代;
改善安装环境:若设备在高湿区域,为接线盒加装防爆防雨罩(如户外安装),或在设备内部放置少量干燥剂(如硅胶干燥剂,需用透气袋封装,避免接触电路);靠近油污区域时,定期(每 2 周)清理接线盒外部油污,防止渗入;
修复防爆面:若防爆面轻微变形,用细砂纸(400 目以上)轻轻打磨平整,涂抹防爆油脂;若变形严重,联系厂家更换接线盒,不可继续使用损坏的接线盒(会导致防爆等级下降)。
五、问题 5:太阳能供电设备续航短,阴雨天易断电
现象
太阳能供电的设备在连续 1-2 天阴雨天后即断电,无法维持监测,新手易误以为是电池故障。
常见原因
太阳能板安装不当:倾斜角度错误(如北方地区角度过小,冬季光照不足)、被周边设备遮挡(如储罐、管廊挡住阳光);
锂电池容量不足或老化:新手选购时未根据场景需求选择容量(如高纬度地区需 20000mAh 以上,低纬度 10000mAh 即可),或电池使用超过 3 年(寿命到期);
设备功耗过高:额外加装非原厂配件(如普通 LED 灯),增加供电负担。
解决办法
调整太阳能板安装:根据当地纬度调整倾斜角度(通常等于当地纬度 ±5°,如北京纬度 39°,角度设为 34°-44°),确保每天 9:00-15:00 无遮挡;若空间受限,选择可调节角度的防爆支架,季节变化时微调角度(冬季角度增大 5°,夏季减小 5°);
检查与更换锂电池:用万用表检测锂电池电压,充满电后应在 13.5-14.5V 之间,若低于 12V 则需更换;选择同型号防爆锂电池(如磷酸铁锂电池,符合 Ex d IIC 级),容量根据当地阴雨天数选择(如南方多雨地区选 20000mAh 以上);
降低设备功耗:移除非原厂加装配件,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功耗(如屏幕常亮、传感器频繁唤醒),在中控系统设置 “节能模式”(如数据采集间隔从 1 分钟调整为 5 分钟,非必要时关闭屏幕背光)。
六、问题 6:设备显示 “防爆故障” 报警,无法正常运行
现象
设备屏幕或中控系统提示 “防爆故障”“防爆等级失效”,部分设备会自动停机保护。
常见原因
私自拆卸防爆外壳:新手为检查内部电路,未按防爆要求拆卸(如用普通扳手代替专用工具),导致防爆面损坏、防爆标识磨损;
防爆部件更换错误:更换传感器、电缆时,用普通部件替代防爆部件(如用普通电缆替换防爆电缆);
设备受到剧烈撞击:运输或安装时碰撞导致防爆外壳变形、隔爆接合面间隙超标(超过 0.1mm)。
解决办法
停止使用并检查防爆结构:立即断电,禁止在危险场景中继续运行;联系厂家或专业防爆检修人员,检查防爆面是否损坏、防爆标识是否清晰,若接合面间隙超标,需重新加工或更换外壳;
更换合规防爆部件:移除普通部件,更换与设备防爆等级匹配的原厂配件,如 Ex d IIC 级设备需用同等级防爆电缆、传感器,更换后需重新检查防爆密封;
联系机构重新认证:若设备防爆结构损坏严重,需送具备资质的机构重新进行防爆认证,获取新的防爆合格证后才能再次使用;新手需牢记:严禁私自改装防爆设备,任何部件更换必须符合防爆标准。
新手避坑小贴士
日常操作前必看说明书:重点关注 “防爆操作禁忌”(如禁止带电拆卸外壳)、“电源连接要求”,避免因操作失误破坏设备防爆性能;
建立简单维护台账:记录每次维护时间、内容(如 “2025.8.28 清洁风速传感器,更换密封胶泥”),便于追溯故障原因;
复杂故障不擅自处理:若遇到 “防爆故障”“电路短路” 等涉及安全的问题,及时联系厂家技术人员,切勿自行拆解内部电路,防止引发安全风险。
总之,新手在使用防爆气象监测设备时,遇到问题先从 “供电 - 传感器 - 传输 - 防爆结构” 四大模块排查,优先检查基础连接与日常维护项,复杂故障借助专业力量,既能快速解决问题,又能确保设备始终符合安全标准,为高危场景监测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