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安装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站前,需要做好哪些前期准备?

安装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站前,需要做好哪些前期准备?
更新时间:2025-08-26      阅读:22

  【JD-FZ5】【竞道科技,负氧离子监测系统,高智能、彩屏显示,与您共享智能生态;厂家直连,外观可定制,旅游景区、生态庄园、湿地公园多场景应用定,欢迎垂询问价!!!】。

  安装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站前,需要做好哪些前期准备?

  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站的安装并非简单的 “设备摆放”,前期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后续监测精度与系统稳定性。需围绕 “明确需求定方向、现场勘察避风险、配套准备保落地” 三大核心,从需求规划、现场调研、设备适配、配套保障、方案制定五方面做好准备,同时兼顾户外(如林区、景区)与室内(如商场、办公室)场景的差异,具体要点可拆解为五部分:

  一、明确核心需求:避免 “盲目安装,功能错配”

  安装前需先明确监测站的核心用途与目标,为后续选型、选址提供依据,避免功能冗余或数据不足:

  确定监测目标与数据用途:若用于景区宣传,需侧重 “数据可视化”(如现场 LED 屏、游客可查的云端平台),监测参数除负氧离子浓度,还需同步温湿度、PM2.5;若用于环保部门数据上报,需满足 “国家计量标准”(如误差≤±5%、具备 CCEP 认证),参数需包含 SO₂、NO₂等污染物;若用于室内空气优化,需侧重 “小型化” 与 “新风联动功能”,参数聚焦负氧离子、甲醛、TVOC。同时明确数据精度要求(如景区宣传误差≤±8% 即可,科研监测需≤±3%),避免过度追求高精度导致成本浪费。

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站

  规划监测范围与点位数量:单点位监测适合小范围区域(如景区观景台、室内会议室),需明确监测覆盖半径(通常户外 100-300 米、室内 50-100 平方米);多点位组网适合大面积区域(如林区、城市公园),需提前规划点位分布(如每 500 米设 1 个点位,覆盖关键生态区或游客密集区),避免点位重叠或监测盲区。例如林区监测需覆盖森林腹地、溪流周边等负氧离子富集区,同时避开边缘污染带,确保数据具代表性。

  二、现场勘察:排查环境隐患,确定安装条件

  现场勘察是安装前的关键环节,需重点核查选址区域的环境适配性、供电与传输条件,避免后期因环境问题导致设备故障或数据失真:

  选址与环境评估(户外 / 室内差异化勘察):

  户外场景:优先选择开阔、无遮挡的区域(如景区步道旁、林区空旷地带),避开污染源(如餐饮油烟口、施工区)、强电磁干扰源(如高压线路、基站)及人群密集活动区(避免人为碰撞);测量安装点海拔与地形(如山地需确认坡度≤30°,方便设备固定),同时评估周边植被密度(避免树枝长期遮挡太阳能板或采样口);记录近 1 年天气数据(如最大风力、低温度),为设备防护选型提供依据(如台风多发区需加固支架)。

  室内场景:选择远离空调出风口、微波炉、打印机等干扰源的位置(距离≥2 米),安装高度与人体呼吸高度一致(1.2-1.5 米),避免靠近墙体角落导致空气流通不畅;核查室内空间尺寸(如办公室需确认是否能容纳壁挂式或桌面式设备),同时确认是否有吊顶、踢脚线等结构,方便线路隐藏布置。

  供电条件核查:

  户外若采用市电供电,需确认安装点 30 米内是否有市电接口(220V),记录电源线铺设路径(如是否需穿越绿地、道路,是否需要市政审批);若无市电,需评估安装点光照条件(如年均日照时长≥4 小时,适合太阳能供电),测量安装点周边是否有遮挡物(如高大树木会影响太阳能板采光),同时确认蓄电池摆放空间(需防潮、防腐蚀)。室内需确认供电插座位置与功率(设备通常需 100-200W),避免使用拖线板导致供电不稳定。

  传输信号测试:

  携带手机或信号测试仪,在拟定安装点测试 4G/5G 信号强度(需≥-90dBm,确保数据实时传输);若采用 LoRa 组网,测试安装点与网关间的信号传输距离(无遮挡需≤5 公里,有树木遮挡需≤1 公里);室内需测试 WiFi 或以太网覆盖(若用有线传输,需确认网线接口位置),避免因信号弱导致数据传输中断。

  三、设备选型与适配:确保 “设备贴合场景需求”

  根据需求与现场勘察结果,选择适配的设备型号,避免 “设备与场景不匹配” 导致的安装困难或精度问题:

  核心参数选型:负氧离子传感器技术需贴合场景(户外选空气动力学法,抗干扰强;室内选平行板电容法,体积小);精度误差需符合需求(如宣传用≤±8%,科研用≤±3%);监测参数需覆盖目标(如户外加测风速、光照,室内加测甲醛)。同时确认设备防护等级(户外≥IP65,室内≥IP54)、温度适配范围(户外 - 30℃-70℃,北方冬季需 - 40℃适配),确保能应对现场环境。

  配套组件确认:户外需确认是否配备太阳能板(功率≥100W,根据日照选单晶硅或多晶硅)、蓄电池(容量≥100Ah,低温场景选低温锂电池)、安装支架(材质选 304 不锈钢,抗腐蚀);室内需确认是否配备壁挂支架或桌面底座,是否支持新风系统联动接口(如 RS485 接口);若需现场展示,需确认 LED 屏尺寸(户外≥32 英寸,室内≥10 英寸)与安装方式(立式或壁挂)。

  四、配套准备:提前解决 “安装落地障碍”

  安装前需完成审批、物料、人员准备,避免因流程或物料缺失导致安装延误:

  审批手续办理(户外场景重点):若安装点位于景区、市政公园或自然保护区,需提前向文旅局、市政部门或环保部门申请安装许可,提交安装方案(含点位图、设备参数、施工时间);若涉及占用绿地、道路施工,需办理绿化审批或道路开挖许可,避免违规施工导致处罚。例如在城市公园安装,需提前 15-30 天提交申请,待审批通过后再开展安装。

  物料与工具准备:根据安装方案准备辅材(如户外需准备防水接线盒、防腐线缆、膨胀螺栓;室内需准备网线、线槽、固定卡扣);工具需包含电钻、万用表、水平仪(确保设备安装水平)、红外测温仪(后期测试设备温度);同时准备安全防护用品(如户外高空作业需安全带、安全帽,室内需绝缘手套)。

  人员与协作准备:确认安装团队(厂家上门安装或自有团队),若为自有团队,需提前组织设备安装培训(厂家提供操作手册或线上培训);协调现场相关方(如景区需通知安保部门配合封闭安装区域,室内需与物业确认施工时间避开人流高峰),确保安装期间无干扰。

  五、制定详细安装方案:明确 “流程与应急预案”

  最后需制定书面安装方案,明确安装步骤、时间节点与应急措施,确保安装有序推进:

  安装流程规划:按 “基础施工(如户外浇筑水泥基座、室内打孔固定)→设备组装(传感器、主机、显示屏连接)→供电与传输线路铺设(户外需穿管防护,室内需隐藏线路)→设备调试(通电测试、参数设置、数据传输验证)” 的步骤规划,明确每一步骤的时间(如户外基座浇筑需 2-3 天养护期)与责任人。

  应急预案制定:预判安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,如户外突发暴雨需暂停施工,提前准备防雨棚;室内线路与其他设备冲突,需预留备用安装位置;设备通电后无数据,需准备备用传感器或模块。同时明确安装后的测试标准(如通电后 24 小时内数据传输正常、检测值与周边参考值偏差≤±5%),确保安装合格。

  综上,安装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站的前期准备,需从 “需求 - 现场 - 设备 - 配套 - 方案” 全链条统筹,既要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的返工,也要确保设备安装后能长期稳定运行、精准监测。尤其需关注户外与室内场景的差异,针对性解决供电、信号、环境干扰等问题,为后续监测工作奠定坚实基础。

 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