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一款未雨绸缪的小麦赤霉病监测仪@2024顺+风+包+邮

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一款未雨绸缪的小麦赤霉病监测仪@2024顺+风+包+邮
更新时间:2024-09-18      阅读:29

  【JD-XM5】山东竞道光电厂家以客户为中心,品质至上,共创共赢。

 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体系,涉及多个方面,包括病原识别、症状观察、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等。以下是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的详细阐述:

  一、小麦赤霉病病原菌及症状

  小麦赤霉病是由多种镰孢属真菌引起的世界性小麦病害,其中禾谷镰刀菌和亚洲镰刀菌在我国是优势种。赤霉病主要引起小麦的苗枯、茎基腐、秆腐和穗腐,其中穗腐最为严重。穗腐症状表现为小麦抽穗扬花时,病菌侵染小穗和颖片,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,进而扩展至整个小穗,使小穗枯黄。湿度大时,病斑处会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,后期病穗上产生密集的黑色小颗粒(子囊壳)。

  二、农业防治技术

  选用抗病品种:利用抗病小麦品种是控制赤霉病经济有效的方法。尽管目前高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较少,但选择中抗或耐病品种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。如苏麦3号、苏麦2号、湘麦1号等品种对赤霉病有一定的抗性。

  加强田间管理:

  合理排水:湿地要开沟排水,降低田间湿度,减少病菌滋生条件。

  深耕灭茬:收获后深耕土壤,减少稻桩等残体上的病菌数量。

  适期播种:避免过早或过晚播种,减少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天的概率。

  合理密植: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水平,控制小麦的种植密度,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。

  科学施肥:避免过量施用氮肥,采用配方施肥技术,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。

  种子处理:播种前进行石灰水浸种或药剂拌种,可以有效减少种子带菌量,降低病害发生风险。

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

  三、药剂防治技术

  药剂选择: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,即小麦齐穗至杨花初期,是防治赤霉病的最佳时期。此时应选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的药剂进行防治。如氰烯菌酯、戊唑醇、丙硫菌唑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。

  施药方法:

  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,确保药液能够充分覆盖到病害发生部位。

  如遇喷药后3-6小时内下雨,则需雨后及时补喷。

  推荐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、无人机、电动喷雾器等植保机械进行施药,以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。

  用药次数:根据天气和病情发展情况,一般施药1-2次,间隔5-7天。在病害重发年份或区域,可适当增加用药次数。

  四、综合防治策略

 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,即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。通过选用抗病品种、加强田间管理、种子处理等农业防治措施,降低病害发生基数;在病害发生关键时期,选用高效药剂进行及时防治,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。同时,要加强病情监测和预警工作,及时发现并处置病害发生情况。

  总之,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。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,才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,保障小麦生产的稳定和安全。
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